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幼儿园变更和终止应当提前六个月向社会公告。

母婴育儿 2024-06-27 浏览(188) 评论(0)
- N +
2023年10月18日,北京交警走进水碓北里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2023年10月18日,北京交警走进水碓北里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图/新京报记者王飞摄6月25日,学前教育法二审稿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在第一稿八章七十四条的基础上,第二稿修改为九章八十三条。

第二稿的新篇章是什么?针对各方提出的关切,还作出了哪些其他重要的修正?记者采访了学前教育专家和一线从业者进行解读。

关注1

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权利比较详细。

为进一步突出学龄前儿童权益保护,学前教育法草案二审稿最重大的修改是增加了“学龄前儿童”一章作为第二章,整合了草案关于学龄前儿童权益保护的内容,同时增加和完善了相关规定。

“教育领域的法律对受教育对象基本上都有专门的规定,因为各级各类受教育对象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需求,存在明显的教育差异。”北师大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表示,学前教育立法应以学龄前儿童为重点,因此设立学龄前儿童专章很有必要。

草案二审稿在新的一章中明确,学龄前儿童享有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受尊重、受保护、受关爱、依法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适龄儿童在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的附近接受学前教育。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幼儿园园长王海英认为,二审稿对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权利作出了相对详细的规定,这既是学龄前儿童特殊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关爱义务所决定的,将更有利于保障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草案二审稿还规定,学龄前儿童因特殊体质、特定疾病有特殊需要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告知幼儿园;幼儿园应该得到特殊照顾。

记者了解到,在实践中,一些幼儿园对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采取了一定的特殊照顾措施。江西省芦溪县元南乡中心幼儿园园长刘表示,幼儿入园前,园内教师会全面了解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做详细记录,纳入幼儿健康档案;制定食谱时根据过敏儿童的需求更换菜品;设法增加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班级的教师人数。

刘建议,在立法的基础上,幼儿园和学生家长应建立更紧密的家园联系机制,加强沟通,促进家园共育。

关注点2

加强幼儿园校园及周边安全风险防范。

近年来,幼儿园安全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对此,学前教育法二审稿进一步规定了加强幼儿园校园内及周边安全风险防范的措施。

草案二审稿规定,幼儿园应当落实安全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完善安全措施和应急机制,按照标准配备保安人员,及时排查和消除火灾等各类安全隐患。

“安全是促进幼儿终身健康成长的基石。”薛说,“幼儿园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必然会涉及到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要建立健全可靠的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王海英建议幼儿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我园每学期都会进行防火、防震等安全演练,有效提高了幼儿园的应急处理能力。”

幼儿园有责任保护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期间的人身安全。草案二审稿规定,幼儿园发现学龄前儿童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况的,应当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常怀认为,食品安全风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人身安全风险是幼儿园孩子每天面临的主要风险。幼儿园教师和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不仅要在制度上消除安全隐患,更要在日常工作的细节上。

王海英表示,幼儿园要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鼓励社区居民、家长等社会力量参与幼儿园安全管理,形成全社会关注学龄前儿童安全的良好氛围。

关注3

全纳幼儿园应当接纳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残疾儿童。

公平接受学前教育是每个学龄前儿童的权利。针对一些地方残疾儿童“入园难”的问题,草案二审稿提出,普惠性幼儿园应当接纳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残疾儿童,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

此外,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与幼儿园就残疾儿童入园发生争议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综合评估,妥善解决。

程淮认为,让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残疾儿童入园,既保障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也体现了“融合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帮助残疾儿童融入义务教育和学习,进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草案二审稿还规定,招收残疾儿童的幼儿园应当配备必要的康复设施、设备和专业康复人员,并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展保育教育。

刘说,目前,普惠性幼儿园还难以保证残疾儿童的入学。照顾残疾儿童对普惠性幼儿园的师幼比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建议,可以在学前教育立法中进一步明确“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残疾儿童”,确保残疾儿童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照顾和发展。

近年来,幼儿园突然关闭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妥善安排幼儿园的孩子,退还已交的费用,成为群众关心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二审稿中明确,幼儿园变更或者终止的,应当提前6个月向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告,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妥善安置在园幼儿。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6个月的公示期符合我国学期制的时间规律,便于妥善安排幼儿在园时间,完成幼儿园的关闭和移交工作。

薛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出生率、人口流动等大数据进行预测和判断,为辖区幼儿园平稳过渡和学前教育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据新华社

标签:

亲亲宝贝育儿网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