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那些爱咬指甲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了?心理学家:有三种结果_行为_习惯_情境。

母婴育儿 2024-05-24 浏览(673) 评论(0)
- N +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很多孩子都有咬指甲的习惯?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并不是急于进食的婴儿,而是有一定行为感知和自制力的孩子,甚至很多成年人都有这样的情况。

星期天,我在社区花园散步,看到一群孩子在追逐和玩游戏。其中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没有参与,只是站在旁边咬着手指看着。我注意到他不只是谈论他的手,而是一个一个地咬他的手指甲。

似乎注意到了我的眼睛,小男孩意识到了什么,迅速把手从嘴里抽出来。我对他笑了笑,继续往前走。但是走了一圈后,我发现小男孩又在咬指甲了。

这显然不是一个好习惯,但为什么孩子在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呢?记得有段时间我家大宝也出现过忍不住咬指甲的情况。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孩子咬指甲可能与他们体内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有关。于是我们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孩子身体状况良好。

这是为什么呢?医生告诉我们,孩子咬指甲可能与他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有关。事实上,咬指甲是一种常见的习惯性行为,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很常见。

据统计,世界上约有30%的儿童和青少年有过咬指甲的坏习惯,其中一些人可能会持续到成年。这除了不卫生之外,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事实上,儿童长期咬指甲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心理学家提醒,从小爱咬指甲的孩子,如果不及时纠正,最终会难逃三种结局!

展开全文 一是孩子面临健康问题

观察爱咬指甲的孩子,你会发现他们的10个手指甲全部被啃光,指甲不成形,周围有许多死皮和皲裂的伤口。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导致感染!

人们的手上有很多细菌和污垢,尤其是指甲里。如果孩子经常咬人,会将一些细菌和病毒带入口腔,引起口腔黏膜炎症或溃疡,并可能进一步引起其他感染,如发烧、局部红肿和疼痛。

再者,经常咬指甲会给牙齿带来额外的压力,长期下去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整齐,不仅不美观,还可能影响咀嚼功能。

二是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

尽管咬指甲很常见,但这种行为在年轻时可能会被容忍和理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这样的行为习惯持续存在,就会被大家视为“怪癖”和“异类”。

如果你不能改变小时候咬指甲的习惯,那么长大后就很难改变。但是在人前,他们会故意隐藏自己的习惯甚至“不可识别”的手指,所以他们会感到特别自卑。

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但是咬指甲这个坏习惯带来的羞耻感会让他们越来越封闭,不愿意与人交往。

三是孩子变得越来越焦虑

如上所述,我的孩子咬指甲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想了很久,最后认为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焦虑。因为孩子当时刚上三年级,正在经历传说中的“三年级现象”。

所谓“三年级现象”是指孩子进入三年级后,成绩下降、学习动力减弱、兴趣降低的现象。伴随着这种现象的还有压力、紧张和焦虑,为此孩子们会下意识地通过咬指甲来发泄或寻求安慰。

当孩子咬指甲时,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他的行为模式和情绪状态。如果孩子的行为一直无法改善,那么背后一定隐藏着心理问题!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改掉不良习惯

那么有多少家长还认为孩子咬指甲只是一件小事呢?如果放任不管,孩子最终会逃脱以上三种结局。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纠正这种不良行为呢?

1.多关心少指责。当父母发现孩子咬指甲时,不要急于责怪孩子。这多半是因为孩子本身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果一味地指责他们,反而会让孩子的心理负担更重。

2.付出更多的耐心和陪伴。平时多陪陪孩子,多和他聊天,了解他内心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帮助他克服这些情绪,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支持。

3.引导孩子正确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当孩子咬指甲时,可以通过玩具、游戏和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课余时间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和日常锻炼,可以有效缓解情绪和压力。

4.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鼓励孩子参加能增强自信心的活动,如兴趣比赛和节目表演。当孩子取得进步或做出正确行为时,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5.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咬指甲的习惯经过反复干预无效,并且很难纠正和改善,那么建议家长带孩子寻求专业人士(心理医生)的帮助。

写在最后

当然,个体情况不尽相同,具体措施可能需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调适。终归,孩子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做出改变,但家长的耐心、理解和包容,对于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和改掉不良习惯也至关重要!

标签: